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17年5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会摔跤的爸爸,他的成功模式可以复制吗?

2017-05-15 雨潇潇 精致小号


如果你想做一件事,到现在都没有做成,会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呢?


如果直接被问及,可能没有父母会表示认同。然而,现实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是,很多父母都会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,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。


这源于几种原因,要么自己曾经失去了某些机会而遗憾,要么自己没有足够努力完成一项技能而后悔,要么因为别人家的孩子站在聚光灯下而羡慕,还有便是来自于人天生对于掌控别人的欲望,请不要说你没有这种欲望,“己不所欲,勿施于人”这话流行了几千年不衰,你是例外的概率像中彩票一样低。人最能掌控的是谁?当然是自己的孩子,对于一个出生开始完全依赖父母的生命来说,父母的掌控权看起来理所应当和天经地义。从道义上不用说,即使是法律,也规定18岁以下的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做什么重要的事,是需要监护人同意的。


所以听起来正确的一个逻辑是,在孩子未成年时,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,只要不违法,孩子是应该无条件服从的。这是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权力(你就应该听我的),也是义务(你听我的是我对你负责的体现)。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,不例外的,也有这么一位父亲。


马哈维尔是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,屡屡获得各种全国比赛的摔跤冠军。然而在他离国际冠军还差一步的时候,却遗憾无奈地退出了这个舞台。心里的这种“完成欲”强烈作祟,他只能指望下一代来完成“强国荣祖”的这个大愿望。


可是也不知道是自己不给力,还是老天跟他开玩笑,极度想要儿子的马哈维尔,他妻子硬是生出了四朵金花。虽然上天关上了这扇门,却悄悄打开了另一扇,马哈维尔在几年后便发现两个女儿身上流淌着摔跤手的血液。他怀着执著的信念,摒弃所有世俗的嘲笑和不屑,义无反顾地训练女儿练习摔跤。正入花季的两个女孩儿,被迫剪掉了最心爱的长发,被迫离开了所有的娱乐活动,被迫开始了魔鬼般的体能训练。



在品尝过胜利的喜悦感之后,女儿慢慢由被动变成了主动,默认了自己作为摔跤运动员的人生道路。


虽然过程曲折,但最后马哈维尔亲手摸到了女儿争得的国际金牌。这样的喜悦,已经不能由言语来表达,这是一种人生使命的完成,虽然不在自己身上,女儿这个替身完全让他身临其境。



这部电影可以用好看来形容,因为故事当中充满了幽默和喜感人物;独特的印度音乐,一如既往地让人全身细胞都想跳起来;还有各场比赛的紧张和刺激,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快感。因此即使我这里长篇大侃,却丝毫不会影响假如还没有观影的你。其实最有加分作用的,应该还是故事本身。因为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感的话题,父母是否应该决定孩子的未来?尤其是,用这样强硬的方式。


对于这个问题,不得不承认,有些人就是带着使命感出生的,而且最终是会成功的。他们就是像董卿,朗朗,以及马哈维尔的女儿这样的人。这些故事,有一系列共同点:


首先,他们有一个嗅觉灵敏的家长,能发现一个天赋的胚芽,用成倍的精力和时间去培养、呵护这个胚芽往既定的方向成长。


其次,他们的家长本身,其实也很优秀,并不是自己飞不动的懒鸟,下了蛋让下一代飞。他们有能力在启蒙阶段,给予孩子某方面专业的指导。


第三,这些家长们通常也拥有异于常人的毅力,具备相当大的吃苦能力,才让孩子去吃苦。毕竟培养这种意义上的成功,只依靠老师是绝对不够的,这需要伴随在孩子生活中的家长,像空气一样融入这场持久战。


所以,这些有潜力的胚芽,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,一鸣惊人地站在了聚光灯下,收获所有人的赞美和羡慕。



可是等等,成功案例是成功案例,这值得每个人模仿和学习吗?


这样的励志故事让人的神经很兴奋,但这注定只能是个神坛传奇,这是一碗久制的鲍翅高汤,而不是普通人喝得起的鸡汤。这样说并不是消极,因为理性来讲:


对芸芸众生来说,大多数人都不是那个嗅觉灵敏的家长;


大多数人也不具备用灵敏的嗅觉去灌溉、引导孩子的能力成长;


大多数人,更加不是有毅力,有魄力,坚决信念的家长。因为如果有,那么自己早就成功了,何必强求孩子?


这种成功模式下的孩子,往往出自本身就出类拔萃的父母之手,他们的高压培养,辛勤孕育,可以历炼出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孩子。这种荣誉有时候并不仅仅属于个人,就像吉塔,她身上肩负着的是印度摔跤的使命。在任何情况下,聚光灯下都只能容得下极少数人。


这些孩子的成功是属于社会定义下的,他们自己是否愿意过这样的人生,他们自己是否觉得幸福,他们在回忆童年时是否有幸福甜蜜的笑,这都无法公论。董卿童年时被逼到想自杀,朗朗童年时差点被爸爸杀,这样的童年到底有没有阴影?而他们以后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?


董卿,朗朗和吉塔成功了,所以我们看到了,但还有多少董卿、朗朗和吉塔失败了,在人海中,默默承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落差和失望,这些我们并没有看到。


当然,这绝不是要为自己的懒惰、不作为找理由。而是想提醒包括自己在内的父母们,一个人取得成绩,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,那些汗水和泪水浸透衣服的过去,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。做任何事情想要成为人上人,都必须付出巨大努力,任何成绩,都不会凭空掉下来。看到别人的成功,在羡慕的同时,想一想自己是否负担得起那些难以想象的艰辛。


现实中的问题在于,有太多父母,自己不够勤奋努力,却要求孩子加倍勤奋,加倍努力。


曾听到一位母亲跟孩子争夺手机时声嘶力竭地嚷嚷:


“你就知道上网打游戏,成绩考得那么差,还有脸吗?”

男孩反驳:“你凭什么说我?你不也天天上网聊天,刷淘宝,我们家的钱都被你花光了。”

“我是大人,你能和我比?”

“大人怎么了?大人就不要学习吗?”


因此,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并没有对错之分,而在于你是否能清醒认识到每条道路的风景和险要所在。如果自己就是不会飞的懒鸟,巴巴望着别人家的孩子,训斥自己家的孩子不努力,活该最终只能羡慕那些雄鹰的雏鸟。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平台没有任何错误, 但是要先想一想,自己是否有足够资格对孩子指手画脚。


最后还要补充一句的是,也不要用所谓的天赋作为不作为的借口。就像郎朗在牛津大学演讲时,被问及“你觉得天赋和努力的关系是什么,比如你的音乐能力,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被创造出来的?”,郎朗回答:


“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,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。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,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。”


-END-

往期热读:

在生命的长河中,做一条无怨无悔的三文鱼

你羡慕过别人的生活吗?

人生不过三万天,不管怎么过,都只有这一回


精致小号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进入公众号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